綠島天氣炎熱,食物容易腐壞,儲藏食物的方式也是影響居民飲食的重要因素之一。綠島人儲藏食物方法不外醃製:如鹹魚、醃製丁香、醃魚肚、醃魚卵...;曬乾:如菜乾、菜豆乾、土豆芽乾、蘿蔔絲乾、章魚乾、鐵甲、海參、各種魚乾..等;燻製的柴魚。在綠島魚類大多是用鹽巴醃製,少部份用曬乾的方式,而章魚則都用曬乾的方式來儲藏,每到夏天綠島人就會把一隻隻的章魚晾在竹竿上飄來飄去,形成一特別的景觀。柴魚的燻製早在日治時期便非常發達,後來則因鰹魚的數量不足,柴魚工廠遷移到台東造成技術外流,到了60年代則漸漸沒落。
乾製海產烹煮方式
一、 爆炒章魚乾:鐵甲、魚乾、海參、土曝(石蟥)用水泡軟(或汆燙)後熱油爆炒,以蔥、薑、蒜、辣椒、糖調味。
二、 燉煮:章魚乾、鐵甲、各類魚乾泡軟洗淨後與豬肉燉煮,是早期最常見的做法。
鹹魚的烹飪方式
一、用大量水煮成鹹魚湯,以薑片與蔥調味。
二、燉豬肉。
三、鹹魚浸泡、水煮去鹽後撈起,以油爆炒,以薑、蒜、辣椒、糖調味。
乾製海產烹煮方式
一、 爆炒章魚乾:鐵甲、魚乾、海參、土曝(石蟥)用水泡軟(或汆燙)後熱油爆炒,以蔥、薑、蒜、辣椒、糖調味。
二、 燉煮:章魚乾、鐵甲、各類魚乾泡軟洗淨後與豬肉燉煮,是早期最常見的做法。
鹹魚的烹飪方式
一、用大量水煮成鹹魚湯,以薑片與蔥調味。
二、燉豬肉。
三、鹹魚浸泡、水煮去鹽後撈起,以油爆炒,以薑、蒜、辣椒、糖調味。